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林业局、财政部、水利部、农业部、国务院共同印发了《生态扶贫工作
方案》《规划纲要》中指出,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、旅游、互联网、健身休闲、食品融合,
催生健康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。健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,加大生态旅
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,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、森林公园、湿地公园、沙漠公园、草原等旅
游配套设施建设,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;积极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,推进生态与
田园、康养、文化、旅游、教育、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,大力发展生态体验、生态科
考、生态康养、生态旅游等,倡导智慧旅游、低碳旅游;在贫困地区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
的50处精品森林旅游地、20条精品森林旅游线路、30个森林特色小镇、10处全国森林体验和各
地多个森林养生、田园养生、文旅养生试点基地等。
农业是我国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,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息息相关。从古时候的
刀耕火种到现代的"化学"农业,产量、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。随着经济发展,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,以
农药化肥堆积起来的高产模式,越来越不受人们喜爱。
更多人开始向往山水田园式的农场,向往生态、环保、安全的农产品,这样的需求促使着农业行业正向
着新的方向发展。其中,最为耀眼的就是以「农业+大数据+物联网」为主和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为辅两
种模
式。
我们都知道,随着供给侧改革和农业产业化发展,「农业+大数据+物联网」成为主流已经是一种必然,在
这个大方向下,追求健康和安全成为一种时尚,随着这个需求而来的就是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模式的盛行。
很多地方开始琢磨着学习这样的模式,那么这样的模式会不会成为农村发展的一个风口呢?我们一起来分
析分析。
一、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模式大有可为,青城山、坪头羌寨是个中精品
健康和养老,是生命的一个永恒主题。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农村的生活,轻
松、惬意、健康、生态,这些关键词是城里人极其向往的,也是能从农村找到的。因此,越来越多的城里
人,特别是城里的老年人,开始回归农村,寻找一处僻静之地,避避暑、体验生活,安享晚年。
在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模式发展的过程中,有很多地方都做的不错,下面就拿青城山和坪头羌寨的两个例
子来说明一下,让大家感受一下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模式有哪些优势。
青城山农舍一角
第一个例子讲青城山。青城山相信大家都知道,这是一个世界知名的景区,其山脚下,有很多民宿、寺
庙、道观等,对外开放出租,每个人花几千块钱一个月,就能够在这里居住。生活用品一应俱全,可以
体验农事,可以在小溪边垂钓,也可以惬意的躺在院坝里享受阳光,一日三餐有专人负责,你想要什么
口味,都可以定制。生活物资基本上都是当地产出,一些时令蔬菜都是这些店铺周边的农田种植的,猪
肉也是山里的老农们养殖出来。这样的模式下,不仅仅是过来居住的人得到了实惠,觉得很值得,同时
周边的农户,经营者同样也得到了实惠。在这里有农户们养的订单猪肉,一头养了一年多的猪,可以卖
到上万元,普通的蔬菜市场价2元钱的,可以卖到上十元一斤,这样的模式下农户们赚的盆满钵满,同样
经营者作为服务业的提供者,也一样赚到了钱,可以说是多赢的局面。
第二个例子讲坪头羌寨。坪头羌寨位于四川茂县,在这个寨内,各种服务设施齐备,当地乡村酒店几十家,
家庭客栈也有很多家。除了旺季旅游人群以外,当地酒店、客栈还在接受康养服务,也就是很多老年人来
到这里,每天几十块钱的费用,吃住玩包全。在这些客栈周边,种植了很多果树、果树下套种了时令蔬菜,
这些都是客栈食物的主要来源。当然,这里还有一些特色,比如这里有一个傩文化广场,每家每户在这里
康养的人,都可以过来参加活动,如果有一大家人过来,还可以点杀制作烤全羊,各种美食应有尽有。
这两个地方,都是非常典型的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模式,旺季搞旅游,淡季搞康养,很多地方开始模仿着
应用这种模式,有的以农业产业园区配套康养,有的以农村敬老院配套康养,都做的如火如荼。同时,也
有一些地方照猫画虎,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,比如一面搞水果采摘一面搞康养,也有农家乐配套康养的,
但没有做起来。
为何有的地方能够做好,有的地方又不行呢?我想和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关。
二、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模式得以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
不管是青城山还是坪头羌寨,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,有几个内在条件是必不可少的。
(一)有文化内涵
文化看不见摸不着,却又深深地影响着人们。青城山,属于著名的道教名山,也是著名的景区,自带光环。
在青城山脚下能够有这样的项目,自然而然会吸引很多人过来。道教文化本身又和养身有所关联,同时青
城山风景秀丽,是天然的氧吧,非常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场所的想象,能火就很正常。坪头羌寨也是在风
景秀丽的茂县,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,作为羌族文化、土司官寨文化的地区,有着很多别的地方没有的特
色,而这些都会给这片土地注入很多神秘的元素。
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基础而又厚重的元素,能不能吸引人,文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因素。一个普普通通的
村庄,没有文化内涵,想要做成一个农旅康养基地,非常难。
(二)有自然资源
自然资源条件可以说是做康养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。大家是为了养身、养老而来,图的就是优美的环境,
如果没有好的自然环境,怎么住着会舒心呢?纵观在农村发展的比较好的康养基地,往往都是远离喧嚣,
能够满足人们对安静、清雅的需求。
试想一下,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居住条件,人们就完全没有必要到农村来了,直接在城里的康养中心不是
更好吗?
(三)有硬件条件
硬件条件是康养基地满足的前提,水电气路网,这些必要的设备是要连通的。还有就是居住环境,可以
做成酒店式公寓的样子,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才行。干净、卫生,也是重中之重,一般能够花钱到
农村来进行康养的,要求都不会太低。
(四)有配套产业
配套产业是康养中心发展的物质保障,能够到农村来做康养的,都是冲着原生态、有机、天然等产品而
来,就算是吃猪肉,也是想吃古法喂养的猪肉。而这些物质条件的满足,需要的就是产业兴旺。
溪水边的苹果树
就好比青城山和坪头羌寨,他们已经有了成熟的发展模式和产业。李子、苹果、猕猴桃、有机蔬菜、
跑山鸡,各种蔬菜水果畜禽产品,可以说应有尽有,日常生活品都能够得到很好地满足。
三、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成为主流可能性小,在特色小镇建设下有望发展成为一个风口。
正如文章前部分讲的,农业往后发展必然是产业化、数字化的,追求质量、产量仍然是主流,只是达
到的目的不同而已。而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这样的模式,是一种很好的补充。至于说这一点应该如何
补充,三农哥认为,这个模式寄居在特色小镇下,才有望成为一个风口。
在乡村振兴的大政策下,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是一个很好的风口,寄居在特色小镇之下,自然而然的满
足了文化、硬件的需求,如果特色小镇还是按照当地自然资源,依山而建,就可以完美达到所需要的
条件。
安徽某特色小镇
不过值得一提的是,现有的特色小镇发展和理想中的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模式,还是有二个方面的
冲突。一个冲突是动与静的冲突。发展特色小镇,就是要聚集人气,将一个地方人气带动起来,用
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要火起来。而我们做康养则是需要静下来。另外一个冲突是商业繁华与农业产
业的冲突。目前的特色小镇发展,都是聚集人气,发展商业,是按照城镇化的发展方式进行的,相
对的农业产业方面配套就少,日常用的蔬菜水果等就都是外购,不太符合需求。
成都白鹿特色小镇
同时,在发展康养时,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环节,那就是利用率问题。如果康养中心建立起来了,没
有人来怎么办?利用率低怎么办?会不会造成浪费?市场需求有多大?等等问题,都需要去探索。
在提高利用率上,三农哥认为可以和农村养老结合起来。现在国家大力倡导农村集中养老,在一些
社区活动中,村集体也会购买一些服务,用于对社区老人健康体检、医疗服务等,完全可以结合起
来做。将「农业+旅游+康养+地方养老」一起,做成一个利用率高,有效益,能成长的康养基地。
四、符合需求的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发展,才有可能真正的成功。
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是一个很好的模式,也符合当前农业行业的发展,在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,
是比较好的一个事情。但是,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,符合当地的特色,才有可能把它做成一个风
口。不然的话,很有可能做到得不偿失的地步。
在建立农村康养基地的过程中,三农哥也接触过好些做这方面的朋友,成功率只能算五五开。有的
朋友是为了做一个项目配套,硬性增加一个康养基地,没有深入思考这件事情背后的需求,比如就
有的朋友自己做一个冷链物流中心,配套做一个康养中心,美其名曰吃喝不愁,但是其实这并没有
满足那些愿意花钱到农村康养的人群的需求,自然而然的做不到成功。
「农业+旅游+康养」在国内还不是特别完备的一个模式,直接照搬硬套也是行不通的,需要的是热
爱三农、热爱康养人群的共同努力,才有可能在将来将其发展成一个大的风口。
·文献参考来源:反正科技;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