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旅融合】跳出传统“旅游思维”:“文旅+”跨界融合重构旅游新生态
2023年伴随着外出旅游条件的逐步恢复,中国消费者对于走出家门这件事的热情持续高涨,离开所居
住的城市,体验不同城市的地域和民俗风情,品味异地美食和文化。而文旅产品通过社交平台的渗透,
缩短了消费者的购买路径,素人和网红通过更直观的短视频高频的输出,让人们对“远方”的生活充
满向往。
旺盛需求的背后也带给文旅产品更大的挑战。如何能够通过个性化的内容带给游客更新奇的体验?如
何促成文旅市场的新增长点?恢复和扩大文旅消费的机会点又在哪里?
一 · 需求升级,多样化研学游兴起
随着80后、90后成为新生代父母的主力军和三胎政策的开放,“带娃出游”这种增进情感交流、使小
孩与大人各得其乐的休闲方式日益成为众多家庭常态化的假日选择,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
家庭旅游市场需求报告》显示,中国已经进入优质家庭旅游强需求时代,76.1%的旅游者选择孩子作
为出游同伴。
亲子游的儿童的年龄占比中,0-3岁婴幼儿占比7%,4-6岁学龄前儿童占比13%,7-12岁小学生占比60%。
而拥有消费决定权的家长年龄分布来看,80后和90后占据了71%。究其原因,或许与目前主流的“补
偿式育儿”的教育观有光。
(图片:莫干山天机森谷度假乐园丨来源:网络公开
8090后的童年,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还没那么富足,大部分是在父母的高度内卷和刷题竞赛中长大,而
当时的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还相对滞后,各项交通工具也不如现在四通八达。由于自身童年经历的缺失,
因此他们把养育孩子的过程看作是对自己童年的补偿,在这样的投射效应下,就会希望这些缺失在下一
代身上得到补足。精神富养已经成为当代年轻父母的普遍追求,希望孩子能体会到不同的人生,探索新
鲜实物,开阔眼界,提升思维方式。
由此衍生出的亲子旅游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,产生了一系列小众游、周边游、寺庙游等新
鲜玩法。也可以说,抓住了亲子游也就相当于抓住了旅游市场至少一半的现金流。特别是亲子农业方面
的旅游产品,注入研学内容,更多的得到市场的认可,也逐步成为了新兴和中产家庭的标配生活方式。
(图片:莫干山天机森谷度假乐园丨来源:网络公开)
未来的亲子游产品只有在品质、服务和安全三方面都达到顶级水平,才能赢得消费者信赖,全面推动
行业繁荣。
二 · 文旅市场的创新化与精细化
(一)乡村文旅融合赋能经济发展
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《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的印发,地方政府通过补贴乡
村文旅项目,本质上是运营城市的综合价值,通过一个单独的项目就能拉动整体旅游收入的增加,周边
的低价也会提高,并带动就业率,整体城市的商业活力就会被提升。莫干山与北戴河、鸡公山和庐山齐
名,是我国著名的“四大避暑胜地”之一。莫干山以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,它隐逸于华东连绵起伏的深
山茶园之中,坐拥大片浩瀚无边的竹海,其以竹、云、泉“三胜”和清、凉、景、静“四优”而闻名中
外,素有“清凉世界”之美誉,号称“江南第一山”。
(图片:莫干山裸心堡丨来源:网络公开)
莫干山人文景观丰富,明末清初兴建别墅200余幢,荟萃了英、法、美、德、日、俄等各国风格,无一
雷同,可谓古今中外建筑风格之锦,号称“世界别墅博物馆”。除了美景,莫干山最出名的就是民宿,
有人说,哪怕错过了莫干山,也绝不要错过莫干山的民宿。这里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宿,更多地融
合了精品酒店的元素。
(图片:莫干山民宿丨来源:网络公开)
浙江莫干山就是政府和旅游企业联合开发的成功案例,以优质旅游资源为驱动力,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
条件,引发民宿产业的规模化发展。
(二)“文旅+康养”打造产业融合新格局
国务院印发的“十四五”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:“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和多
样化转变,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。”近三年来,伴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复,让“健康才
是真刚需”逐渐被从60后到90后的全年龄层人群接纳,“大健康”概念及相关产业也在后疫情期时代得
到高度关注,康养文旅真正被世人聚焦关注,相关数据预计,到2030年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
到16万亿元。从海洋文旅发家的鼎龙集团,创新打造了全新的海洋康养滨海度假模式。鼎龙湾诞生之初,
鼎龙集团便意在将鼎龙湾打造成世界滨海旅居标杆,也就是早在数年前鼎龙集团已着手布局康养文旅。
小地方有大作品这个占地约25000亩的大型滨海新城,坐落在南海之滨的湛江吴川小城,依海而立的吴
川小城保留粤西原生态的海景资源,为鼎龙湾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孕育康养文旅“神
盘”的先天优势。
(图片: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丨来源:网络公开)
在具有环境优势的“小”地方成长的鼎龙湾,拥有了充足的地域空间承载自身大规划、大投资,亦能容
纳功能齐备、可持续性强的文旅内容。专心文旅,做康养行动派鼎龙集团从文旅发家开始,潜心专注文
旅十余载。作为鼎龙集团的第一个文旅标杆盘,在鼎龙湾所见之处,皆是悦目的自然环境与靓丽的缤纷
配套,几乎少有地产楼盘的身影,逆地产的配比进行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,住宅用地仅占商业配套用地
的极小部分。大部分的用地都规划用于文旅和康养配套的打造。
(图片:鼎龙生命科学康养中心丨来源:网络公开)
鼎龙湾联手蓝熙健康打造的高端康养旅游综合服务机构,将开展疾病预防、健康管理、中医养生等八大
功能服务。配套社区诊所药店、业主食堂、沙贝绿道、百亩生态果园、24小时管家服务等,都在印证着
鼎龙湾正式迈入“大康养+”高速发展阶段。
(图片:康养中心内部丨来源:网络公开)
在鼎龙湾不是每个人都立刻需要养老照护,但却让精致的“康养生活”成为了标配。不同于老年人对修
生养息的需求,年轻人的“疗”是疗愈,快节奏的都市生活,化旅行为旅修已经成为了精致白领们通往
内心,寻找真我的必然之路。天然的风景、人文的沉淀、和谐的植物以及志同道合的同性人,构建出一
个舒适自在、具有疗愈功效的空间,将成为文旅市场未来的重要增长点。
(二)“文旅+IP”创意打造新机遇
目前本土大部分本土旅游IP是通过一个卡通形象或特殊符号来表达,缺乏故事性的描述和打造,对游客
而言过于单薄也缺乏强吸引力和吸金力,以旅游IP为发展核心的上海迪士尼就用一个名叫玲娜贝儿的小
狐狸形象,一举成为业界顶流,甚至在迪士尼的地位一度要超过“乐园老板”米奇。其周边产品也是引
发了疯狂追捧,重金难求。而以“熊猫产业”闻名世界的成都,也依靠“大熊猫花花”的魅力刷爆全球
社交平台。“大熊猫和花周边”一度冲上淘宝热销榜,销售量爆升906%。
(图片:玲娜贝儿和熊猫和花花丨来源:网络公开)
两个IP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,他们都具有故事性和二次创作空间,其衍生价值不在于动物本身,而是其
带动的全产业链营业额增长。木渎古镇拥有2500年历史,历史上皇家对其多有垂青。木渎古镇并没有一
味地追求商业化,而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商业规划与开发,整个古镇透出浓郁的历史人文气
息。
(图片:木渎古镇丨来源:网络公开)
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人文气息浓厚的小镇,创立了文创品牌“木渎风物记”——从地标、物产、场景3个
维度重塑品牌定位,品牌核心价值主张以物述貌、以物读木渎,以盘活本地信息与商业模式的古镇新视
角,基于木渎千年人文历史,滋养出旅游文创新引擎,力图为每个到访木渎的旅人留下有温度的回忆。
孵化乾隆IP是木渎为品牌赋灵的不二之选,风景文创选择将乾隆作为木渎古镇的IP形象,并命名“黄六
爷”。卡通形象的天然亲和力,IP以小见大的具象表意,为古镇焕发新鲜生命力,将木渎古镇的印象通过
这种更‘人本位’的方式传达给消费者。“木渎风物记”并不仅是一家旅游文创店,还是木渎古镇文旅资源的
集合体。
(图片:木渎风物记|图源:网络公开)
三 · 数字化运营拓展多元营收渠道
传统文旅项目经常通过门票免费来吸引游客,也反映出景区方面在运营层面的长远目光,用实惠引
来更多其他旅游消费意愿。面对未来产业融合升级的趋势,最终目标是让景区与当地的发展计划更好
地衔接起来,这期间交通、餐饮、旅游、购物这些业态要相互打通,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,每个产业
都要互相连接,满足游客的需求。
许多文旅项目在经营之初经常参考日本的案例,但如果只是照搬外在形式,并不能保证异地效仿的
成功率。我们更多是需要搞清楚日本文旅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,掌握其产业发展思路背后的逻辑。
(图片:日本母亲牧场门牌丨来源:网络公开)
母亲牧场位于日本千叶县的鹿野山,占地250公顷,约有130名工作人员。1962年由“产经新闻日报”和
“东京塔”的创始者前田久吉先生为了纪念母亲和发展日本的畜牧业而创立。每年来牧场参观的人数达
85万人次,访客平均消费240-300元/人,年收入达2.1~2.6亿元人民币,惊人的收益让人羡慕。这个东
京地区最大的亲子牧场,是从一产转变为三产的经典案例,它距离东京市中心仅2小时车程,坐拥都市圈
3000多万人口的天然客流优势,周围群山环抱,围绕自身特色打造了8种核心体验内容——动物、赏花、
采摘、手作体验、游乐园、餐饮、购物、露营。母亲牧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四类:门票、餐饮、采摘娱
乐体验和购物。四项收入基本各占收入的1/4,从产品规划、景观设计、产业融合三方面来说,可以说是
发展均衡齐头并进。不仅实现了资源活化,更是通过活动趣味性逐渐形成独特的品牌特色。
(图片:母亲牧场活动|图源:网络公开)
这个集合了农业、旅游、创意、亲子自然教育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项目,已经成为了东京地
区最大和最受欢迎的综合农场,连续11年成为东京亲子活动、远足郊游活动首选之地,吸引了大批城市
的居民周末返回农村进行度假。成功的经验无法粗暴复制,需要因地制宜的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增收模式,
中国有诸多历史文化名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,各个城市的优势和特色也不尽相同,通过深挖文化底蕴,
打造高品质的文化空间,同时也借助更多新技术、多媒体新业态,创造出更富有生机的文旅产品。
编者后记
在文旅“去地产化”背景下,回归“文旅运营”本身,在竞争格局上还有待进一步优化,创新的经营思
路,开发与地方发展优势相协调的业态及旅游服务产品,增加了“扩圈”的可能性,给游客带来创新体
验,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。文旅相关产业积极的助力景区多元创收,积累口碑,让更多行业进入到
产业链之中,做大做强“文旅+”产业,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在这个融合的大
时代,文旅发展绝不能是闭门造车,而是应该顺应当今多元化、数字化、沉浸化的大趋势,积极探索
“文旅+”的全域化整合模式,无论是亲子研学还是康养、体育、文创都赋予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广阔空
间。
· 文献参考来源:同心圆文旅;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,谢谢。